师出同门 双娃斗艳 俄罗斯双姝笑傲花滑女单赛场

18岁的梅德韦杰娃,似冰上女王,将安娜·卡列尼娜殉情的故事,演绎得如痴如醉。15岁的扎吉托娃宛如冰上精灵,将堂吉诃德的幽默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凭借超高难度的动作,俄罗斯双姝昨天包揽平昌冬奥会花滑女单冠亚军。

场地边,教练伊特利一次又一次为自己的学生鼓掌,她分别给扎娃和梅娃一个大大的拥抱。“梅娃更成熟一些,她懂得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,而扎娃,有时候还不够努力。”伊特利评价道。

这对俄罗斯双姝,从莫斯科的桑巴70体校走向世界舞台。师出同门的她们,平日里一起训练、一起玩耍。扎娃承认,从小,她追随着梅娃的脚步,梅娃是标杆、也是她想要超越的对象。

青少年难免叛逆,有一次,因为厌倦了滑冰,扎娃摔门而出。此后的三天里,她一天都没上冰,这反而让她愈发想念冰场。于是,她和教练又深谈了一次,教练说,“让我们再试一次吧!”

亦敌亦友的关系,是不是很微妙?在平昌的每一场比赛结束后,两个姑娘都会被问及相同的问题。“有一次,她把裙子借给了我!”扎吉托娃忍不住笑着招呼了同台而坐的梅德韦杰娃,“你还记得我穿着那条裙子滑冰有多不舒服吗?”“我看着也不舒服!”梅德韦杰娃跟着笑了起来。

昨天赛后,更沉稳的梅娃是这样说的,“很多人会问我俩关系怎样。我们都是热爱花滑的少女。今天看到她夺冠,我会想到我自己15岁的时候,对前辈的追赶。我们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,这就是体育、这就是人生,感谢有这样的竞争对手,花滑才能更好地发展、传承。”

从花滑团体赛开始,每一次登场,两人竞相刷出新的世界最高分。以至于花滑比赛成为平昌冬奥会的高需赛事,记者采访需要门票进入。为了照顾欧美观众,以争取最大收视率,花滑赛事特意被安排在上午进行。

事实上,如果扎娃不升入成年组,梅娃将是毫无悬念的冠军获得者。由于梅娃在赛前两个月骨折,她直到来平昌的前一周才开始恢复训练,而扎娃恰恰是抓住了这一机会。

为什么当今的俄罗斯美少女能统治花滑?从小的芭蕾舞训练,令她们在冰上受益匪浅。跳跃时,将手举在头顶,如同芭蕾舞的这一姿势,难度非常高,而只有俄罗斯双姝能将该动作做到极致。为了赢得加分,两人都将连续的跳跃放在节目后半段,而这个时候,恰恰是体力消耗最多的时候,而其他运动员一般会在开场时就将跳跃动作完成。扎娃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所有7个跳跃动作放在节目后半段的选手,旋转速度、轴心和姿态都很完美。

也有人为梅娃鸣不平。梅娃的艺术表现力更震撼,表演更完整,而扎娃恰恰是胜在技术难度分上。有媒体评论道:“这一次,9名裁判选择了跳跃者而不是艺术家。”(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陶邢莹)

从索特尼科娃、图克塔米舍娃、梅德韦杰娃再到扎吉托娃,世界花滑女单赛场,俄罗斯“双娃”争金夺银。

上世纪90年代,陈露连续夺得两届冬奥会铜牌,并获得了世锦赛冠军。但这之后,中国花滑女单陷入发展瓶颈。平昌冬奥会,中国选手李香凝排名第22位,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艺术表现力,同俄罗斯以及日韩两国选手相比,都相距甚远。

技术难度提升上的困难,是中国花滑女单所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。能够攻克五种三周跳的选手很少,跳跃水平早已落后世界技术潮流。从事专业的女单训练的选手数量较少,能够在青少年时代完成五种三周跳的选手凤毛麟角,再经历发育关的淘汰,最终能登上世界舞台的几率就十分有限了。

前双人滑世界冠军庞清和佟健指出,现在培训机构中90%是女孩在练花滑,但是在赛场上国家队女单又很薄弱。“这说明我们的市场太商业化。那些培训没有延续性,不够标准化。无论是教材,还是教法都没能形成体系。”佟健说。

一个俄罗斯教头伊特利,就能培养出冬奥会冠亚军得主,反衬出的,是我们“高精尖”的国家队层面,女子单人滑训练方法与技术掌握上的滞后。

在俄罗斯“双娃”闪耀冬奥,日韩“萝莉”层出的年代,中国花滑女单之路还很漫长。(陶邢莹)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